ENG      login register  facebook facebook

phone call 3182 6925    whatsapp 5486 4753
banner2

Member Login

Register

Forgot Password

家庭教育


「成長不是講「贏」,你要「贏」便即是輸了。」

專訪基督教優質家長教育中心主任羅秀賢博士

 

「贏在起跑線」是香港很多家長對小朋友的期望,到底這期望是否正確? 羅博士指「成長不應說「贏」,而是要有目標,目標不是要攞一百分,而是盡力,只要盡力便已經達標了。」羅博士指要子女贏,便等如向子女施加壓力,有壓力便難以對學習產生興趣,小孩子小時候還可能逆來順受,但長大了必然反抗,損害了的是父母與子女的關係,到頭來父母到底是「輸」還是「贏」?

 

國際著名小提琴家陳美(Vanessa Mae),便是小時候被虎媽強迫練習小提琴,到長大後想重奪自己生命主權,把作為經理人的媽媽炒魷魚,自此與媽媽決裂,雙方再無來往,然後更去學媽媽因擔心她的雙手受傷,一直不准她參加的滑雪運動,今年還代表泰國出戰冬季奧運。陳在回憶與母親的關係時,認為身為父母,在某些地方應懂得放手及不再施壓,並期望當有一天自己為人父母時,會知道應何時放手('I believe that when you have children there's a certain point when you have to let go and stop pushing. I hope and pray that if I have children of my own I will know when that point is.')。1

 

但是,即使不是要贏,小孩不喜歡唸書做功課卻是鐵一般的事實,既然不能迫,那應如何處理? 羅博士指出,最重要是培養子女對唸書的興趣,即學習的動力 – 好奇心,子女喜歡學習,才會喜歡做功課,即使子女不肯做功課,亦不能一味打打罵罵,反而要多加鼓勵,循循善誘。那麼怎樣才能使子女對學習有興趣? 如要子女對學習產生興趣,父母自己本身亦必須對身邊週遭的事物有好奇心,這樣,子女才會模仿,才會愛上學習。例如,父母多與子女一起到圖書館找資料、查字典、參觀展覽或太空館或科學館,這些活動都可培養子女對學習的興趣。說到底,學習興趣建基於親子關係,很多小朋友喜愛一個科目,都皆因喜歡一名老師,若父母能表現出對學習的興趣,小孩亦大多會模仿,平日更要多作親子活動,多聆聽小孩子的感受,適當時給予鼓勵,這對建立親子關係亦大有幫助。

 

至於品格的培育,更是不能強迫。羅指出,一個品格良好的小孩, 必須有良好的生命力,怎樣才會有良好的生命力? 便是有良好的自我形象,喜愛自己,推而廣之才可做到愛人如己,建立良好的品格。怎樣才可建立子女的自我形象? 關鍵就是找出孩子的獨特性,然後因材施教,每個孩子都有不同的天賦,未必每位小朋友都有超群的學習能力,家長必須耐心教導,發掘孩子的獨特之處,這樣子女才明白自己是獨特的,才會懂得欣賞自己,例如在電視裏跳「開心舞」的小女孩龍懷騫,她雖然失明,但仍熱愛生命,更入讀美國著名學府加州柏克萊大學(UC Berkeley),旺盛的生命力,不單讓她活出豐盛的人生,更讓她立志當教師,幫助其他有需要的小朋友,惠及他人。

羅博士指出,其實當父母也需要裝備,故在中學舉辦家長學堂,教導家長正確的教育觀念,曾參加家長學堂的杜小姐指出,課程內容對現今父母甚有啟發作用,而且內容廣泛,特別著重家庭教育,例如子女面對困難時應如何協助子女面對,及父母在家庭中的角色等。

 

1資料來源﹕MailOnline (http://www.dailymail.co.uk/home/index.html)



下一頁 最後一頁
記錄 1 到 6 共 134